试验机的发展历史 | |||
日期:2011-6-21 来源:www.laliceshiyi.com | |||
试验机的发展历史 拉力试验机 点击进入了解 1884年Bauschinger J.(包辛格)在验证Whler疲劳实验时,发现了在循环载荷下弹性极限降低的“循环硬化”景象,引入了应力—应变迟滞回线的概念。但他的任务事先人们并不注重,直到1952年Keuyon(柯杨)在做铜棒实验时才把它重新提出来,并命名为“包辛格效应”。 20世纪初叶,开端运用金相显微镜来研讨疲劳机制。1903年Ewing J.A.(尤因)和Humfery J.C.W.(汉弗莱)在单晶格铝和多晶格铁上发现了循环应力发生的滑移痕迹,指出了疲劳变形是由于与单调变形相相似的滑移所发生。1910年Bairstow(拜尔斯托)研讨了循环载荷下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测定了迟滞回线,树立了循环硬化与循环硬化的概念;并且还停止了顺序疲劳实验。在此时期,英国人Gough H.J.(高尔)在疲劳机制的研讨上做出了很大奉献;他还停止了弯—扭复合疲劳实验,研讨了弯—扭复合应力下的疲劳强度;并在伦敦出版了一本巨著《金属疲劳》。 1929年美国人Peterson R.E.(彼特逊)对尺寸效应停止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应力集中系数的实际值。1929年—1930年英国人Haigh B.P.(海夫)对高强钢和软钢的不同缺口效应做了合了解释。 1945年美国人Miner M.A.(迈因纳)在对疲劳损伤积聚成绩停止了少量实验研讨的根底上,将Palmgren J.V.(帕姆格伦)1924年提出的线性累积损伤实际公式化,构成了著名的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规律(简称Miner规律)。 在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CepeHceH C.A.(谢联先)还提出了惯例疲劳的设计计算公式,奠定了惯例疲劳设计的根底。 1952年美国国度航空管理局刘易斯研讨所的Manson S.S.(曼森)和Coffin L.F.(科芬),在少量实验的根底上,提出了表达塑性应变与疲劳寿命关系的Manson—Coffin方程,奠定了低周疲劳的根底。20世纪50年代运用电子显微镜,给疲劳机制的研讨开辟了新纪元。 用概率统计办法处置疲劳实验数据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端的。1949年Weibull W.(威布尔)宣布了对疲劳实验数据停止统计处置的著名办法。 本公司是国内有较强实力的试验机生产制造厂商之一,汇集了试验机行业的优秀尖端人才,生产的机器性能稳定,测量精确,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欢迎各界朋友莅临济南辰达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
|||
|
[返回上一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