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建材”忽悠消费者 | |||
日期:2010-1-4 来源:拉力测试仪网 | |||
“环保建材”忽悠消费者----拉力测试仪网 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内,被冠以“绿色”的建材不计其数。几乎所有的商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环保产品,号称是经过“环保认证”的。但是事实上,市场上的“绿色建材”并不能让人放心。国家环保总局与卫生部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目前建材市场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所谓环保型建材中,近60%含有有毒污染物。“关于建材质量,我们消费者两眼一摸黑,即使商家给了产品鉴定也看不懂。只能听朋友推荐,再在摊位里看看,找贴有绿色标志的,差不多就买了。”说起采购建材,上海的张先生颇感无奈。 造成这一乱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目前对“绿色建材”没有强制性标准。业内人士认为,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建材行业环保评审亟待规范。 “环保建材”危害消费者 上海的吴先生在装修新房时,特意购买了外包装上标有“经×××认证的绿色产品”、“无毒、无味,可放心使用”等字样的环保型油漆,但装修结束后,房子里的气味几个月都没有散尽,而身上也出现了很多红色疙瘩,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油漆过敏。吴先生心里纳闷儿,难道说是“绿色”建材不环保吗? 李先生在家具城看中了一套价值1.2万余元的组合家具,样品的标牌上醒目地写着:“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就因为这8个字,李先生决定购买,并要求营业员在发票上写下“绿色环保”几个字。新家具搬进房间后,房间里却开始充满刺鼻的气味。李先生于是请人来测试居室的空气质量。测试结果让人震惊,房间里所有取样点的甲醛浓度都超过了国家标准。报告说,“从采样点的位置及室内的实际情况可分析出,整个住宅中的甲醛主要来自家具所使用的粘合剂。”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2008年上海家居装饰材料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家装材料厂商随意标称“健康产品”、“环保产品”,但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并没有有害物质含量的国家标准和实际含量明确标注,虚假宣传、过度宣传误导了消费者的选购。 自贴绿色标志属欺诈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曾对上海、南京、北京等数家建材市场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号称环保的装修装饰材料中,相当一部分是假冒的。一些商家居然自己把环保标志贴在产品上,上海有多家生产地板的公司存在着假冒中国环境标志问题。 为了印证环保总局的调查,记者近日暗访了上海几家建材大卖场,发现从瓷砖、卫浴产品到地板、涂料、整体厨房,形形色色的产品几乎都打着“绿色”、“环保”旗号,都号称具有抗菌、抑菌、防霉、净化空气、除油污等功效。而当记者要求查看产品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时,有的商家竟拿出 ISO9000或ISO14000的质量认证证书,有的则振振有词地说:“如果这个产品对人体有危害,质量不合格,会通过ISO的认证吗?”当记者指出,检测报告和质量认证不能混为一谈时,有的商家直截了当地说:“哪有人像你这么麻烦,要看这证那证的?如果大家都像你怕这怕那的,那什么都不用买啦!”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绿色涂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滥竽充数。小涂料厂用聚乙烯醇代替乳胶,用有毒原料作粘结剂,往往因合成工艺不过关而导致甲醛大量游离。但就是这样的企业喜欢往“绿色”上靠。而家具只要用胶,就不可能环保,除非是硬木家具,全部用锁扣连接。 面对当前建材市场“一片绿”的情况,有关专家指出,ISO9000,ISO14000等标准限制的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不是指产品自身具有环保特性。目前不少建材商给自己的产品贴上“绿色”标签,实际上是误导消费的“欺诈”行为。而真正的绿色产品不仅各项检测要达到国家标准,还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无污染,且报废后能二次利用。 “严格地说,目前我国并没有绿色建材市场,也没有绿色建材产品,而只有达到限量检测标准的环保建材产品。”一位建材业内著名专家表示。 强制性标准亟待建立 据记者了解,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从2002年起开始强制性实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项标准,这只是建材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是对生产企业最起码的质量要求,而非绿色产品的要求。对人体有害的甲醛、苯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都是涂料和胶粘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标准只是限制了这些成分含量,即便达标的合格品中还是含有这些有害物质的。 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对“绿色建材”的评价和标准还没有出台,既没有出台抗菌陶瓷产品的相关标准,也无强化木地板行业E0级板材甲醛释放限量国家标准,对生态建材的评价也还在进行之中,只有环保建材这一名称,才是现在惟一通用的对建材有害物质有科学检测依据的称呼。但目前,有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迎合市场,大炒概念,而消费者也是一知半解,对市场的规范极为不利。 由于我国目前相关的环保标准制定还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导致一些标准的适用性受到质疑。而且,不同行业的环保标准不统一,甚至经常有所矛盾,这让企业和商家颇感无奈。 “认证部门太不规范”,权威质检专家表示,消费者期盼真正的环保建材。除了消费者自身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外,更多还得有赖于国内环保建材产品认证体系的健全,取消多头认证,形成统一标准,各协会作为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重点应放在对行业的整体协调管理而不是认证上。
|
|||
|
[返回上一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